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已连续一个星期未碰电脑,感觉甚好。 人在乡下,内心平静。 前有万千思绪,如今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此文为理清思绪,重新上路。即日启程。

0x01 短暂的两天

半年的时光尽皆汇聚于两天的莫名情绪,两天亦半年。

当你试图压制所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可能就要考虑它们堆积达到极限时,散落一地而难以收拾的场景。

考试那两天,天气莫名地令人有些讨厌,气温骤降,大雪纷至。最初我并不是多么紧张,但考完第一天的那个晚上,突然变得的非常非常紧张,无法言之笔下,我知道那可能是我从出生到如今最紧张的一次,因为我忘记了高考时是哪般心情。在床上躺下又爬起来,如此反复,不时地看一下窗外,窗外雪没停,还是很大。最后也记不得是如何入睡了,大概是让自己变得异常疲倦才入睡了。此时我想竭力写下当时的心情,那种萦绕心头的久久难以散去的焦虑和紧张,我真的写不出来,也有可能是潜意识地规避自己去回忆。 但我心里还是清楚地知道那种焦虑来自于哪里,来自于让人喘不过气的期望。 第二天是考数学和专业课,这两门相比于英语和政治而言,我是更有把握的,但是恰恰是这种更有把握让我窒息,“最有优势的拿不下怎么办?”,“它们都很杂,万一有一个地方我没记住怎么办?”... 种种疑问当你一闭眼就开始在你脑子里面念经了,尽管我觉得毕业两年之后的我,心理承受能力和心境还是相对于说比较成熟了,至少要比那些未涉社会的学生还是要强上一些的。 无论怎样,它们都过去了。

考试的地点是在一座建在山顶的学校,而我和我妈住在山脚的一家酒店,自然地每次考试都需要上下山,幸好有崔锅儿开着电动车的免费接送,非常感谢崔锅儿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第一天早上崔锅儿帮我数着我是排队第8个进考点的,同时我也在8考场的8号座位,有点意思,不管怎样是个好彩头。周围都是和我一样的考生,他们都在争分夺秒地看书复习,不进考场的最后一刻不放手,说实话挺震撼我的,也应了某个家长说的,“他们都是不容易的孩子”。回头看看自己,亦何尝不是如此,往往一边剧烈地咳嗽,一边还在做题,眼睛瞎了(熬夜以至于眼睛发炎,上药之后约等于瞎了),疼痛不止,还在背单词... 我也习以为常了,这些诸多磨难也会给单调的复习时光染上一点生气。当然也有纯纯地摆烂选手,来了直接看小说,一到还剩30分钟就提前交卷; 同样也有拿着红牛进考场的人,我总在想会不会下一个是拿着啤酒进来的选手...

我也常常在想,就这一场两天的考试能否真地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他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我的观点也一直在重复对立,我也不知道。但我心里对于研究生的定位一直都没有变,你如果想要从事科研,你就绕不开读研究生,因此我心里的研究生是以科研为己任的一群人。当然每个人境遇不同,对此的观点也可能不同,总之如果你觉得研究生生活能让你觉得有意义,那便足够了。

0x02 第二条路

我在2019年末2020初写了一篇文章《猜想与证明》,在文章的末尾我说我在心里埋下了一个猜想,其实我在猜未来我还有没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不知道,只能靠猜。 在辞职的那一瞬间,我有种错觉仿佛我的人生又充满了无限可能。

在人生平稳地上升阶段,我转头选择了一条完全陌生的路,一条未来不那么清晰的路。 实际上并不是偶然,我内心有很多次关于它的抉择,直到我觉得工作上阶段性的东西我做完了,可以对得起我的同事了,其次对于身边的人来说,我不是一无是处,我还有是有一点能耐的,尽管他们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有那么一句话,“小的事情听从你的大脑,大的事情听从你的内心”,这样能使得人尽可能地避免遗憾,在这一次驻足十字路口上我听从了内心的选择。

选择了第二条路,意味着从今往后我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人,纯粹是一种我所追求的人生态度。无论在工作中和学习中,我都喜欢挑战更难的东西,只觉得有意思,更难的东西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思考历程,所以对我来讲,每一个工作都会演化成一场漫长的自言自语。 这第二条路,就是我想从事更纯粹的研究,能让我所学所想找到一个施展的地方,尽情地大展身手。 记得醒哥对我说过,“做研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都是出来打工的,就算是在科技公司的研究院,也没有纯粹的研究。” 这我都知道,大家出来混的,研究的东西能赚钱才是王道。 我同样知道尽管我去读了研究生,也可能并没有多么纯粹的研究环境,但是相对于工作来说,时间是够的,同时可以学到一些系统地研究手法。 我不奢求研究的过程中有人能同行,因为我深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专研的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是一些主干上的细枝末节,能碰到同行的人,机会太小。 因此我只希望偶尔能交流谈及一些有趣的问题,就足够了。在老东家做了一些有趣东西,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见它的有趣的一面,而后再去重新做一些有趣的东西,这便是第二条路的主线。 我清楚的记得我想要什么,我将要去哪里,这便是第二条路上最大的明灯,不求走一步看十步,看两步就够了。

人生大部分的选择是很偶然的,但任何一种选择之后,都需要绵长的意志力来克服浅滩暗礁的责难。在过去的半年里面,我告诉自己如果能收敛来自各方面的情绪,看淡周围一切,无论身边的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选择了怎样的路,我都可以不为所动,那么我就真地选择了当下的路。 我真的做到了,因为我是真的喜欢当下的路,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热爱!我想在这样一条路上做出点成绩,走的更远,不为其他的,只为曾经那个年少的自己,答应过他站在顶峰。我也没有理由不成为自己热爱的领域的专家。

在辞职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也曾和我交流他们也想和我一样,但是或多或少有一些阻力在里面,这样的想法最终也只能停留至想一想。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他们一些启示,当然了并不是怂恿他们去肆无忌惮地追逐一些难以完成的梦。 总之一句话: 要避免遗憾。

其实我非常开心地看见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上前进,耕耘. 这样的感觉真好,我喜欢跟身上有“光”的人相处,他们在人群中是那么的刺眼却又那么的孤单。

我是幸运的,在各种因素使然的情况下,我有机会选择这样第二条路。纵然前方不知何处,踏路前行又何妨?

0x03 关于未来

回想过去这半年,首先我觉得是有趣的,收获很多,其次无论结果如何,我不后悔。

临毕业至现在,每年元旦都会写一遍文章总结过去,但是去年没有写,当时提笔写下几句,只觉无趣,不写也罢。 《平凡亦自然》是去年我提前我想好的文章标题,代表了那一年是在北京最好的奋斗的生活状态,也就有了那句模仿村上春树喊出的“至死18”,我的“至死24”。今年本想延续的这一标题,但是想想过去就过去了,它已然成为过去那一年的符号,今年并不适用,而后我又想了一个标题“人生是否有无限可能?”对自己的质问和感想,但又觉得像一个暮气沉沉的人说的话,亦觉不适。 不如还是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记得在离职的时候我也是说的这句话,那么同样此刻还是坚守初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我当下的心态: 庆幸自己有机会做你当下做的事,因此要加倍珍惜。对于结果,放下迷执。 非常有魔力的一句话,不同人或许对其有不同的引申含义,但是都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慰藉。

自从毕业之后,焦虑也随之越来越多,我知道我的一直治不好的咳嗽也与它有关,或许什么时候,我不做计算机了,它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谁知道呢。 此刻对未来的焦虑,也依然还在,试图努力地散去,但也是徒劳。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安然接受。

关于未来,我在过去半年有无限的遐想,想象自己顺利进入上科大,开始大展手脚,那些曾经的所学所想尽情的挥洒,也曾想象,选修了所有我想学的课程,学个痛快,还曾想象,和大牛面对面的讨论问题,在台上激情演讲而台下是求知若渴的同学。 这便是我最期望的状态,但是总是不能事事如愿,例如是否能顺利的进入上科大,这是一切上述的前提,能否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要是和老师的想法有冲突怎么办? 时间是否满足选择诸多有趣的课程? 是否有大牛愿意和你交流? 是否有对你所做工作感兴趣的同学? 显然这一切不得而知。也是应了前面我说的走一步看两步,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回归状态,时刻保持清晰,对即将而来的一切快速地做出决策。

若是我没有顺利进入上科大,我想我不会再去大城市了,因为刚从大城市逃离出来。不太喜欢在偌大的一个毫无生气的城市的狭小的盒子里面生活,太压抑。 人不是52hz的Alice,没人真的愿意孤单地工作和学习,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喜欢,那他肯定是骗你的。在北京我喜欢上了数学,因为一个人休息的时候有点无聊,同时浮光掠影般的学习数学往往能给我带来惊喜,在此过程中,时间也奇迹般地过得很快。回想毕业在北京这3年,我好像走了很远的路,学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如blog上的about里面写的我是一个兴趣一望无际的人,我只要觉得有趣,我就愿意去学一学,总能排遣零碎的时光。

若是能开个小店,自己当收银员,有一台电脑,无人时,偶尔研究一下有趣的东西,似乎也颇为有趣。但是你做的东西真的能上的了台面吗?正如读研究生是我的执念,我希望我的研究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看见,若是一个人偷摸干,始终我觉得差了一些东西,但那又怎样呢?

还记得小刀师傅说的,“安全技术领域何其广阔,一己之力亦仅似瀚海拾贝一般,很多时候究其一生终将只得冰山一角,难以窥其全貌。但正因如此,每次进步、每个新的领悟,都让人如获至宝,充满难以言明的喜悦。” 每个人都仅仅在自己那一偶之地默默耕耘,我希望我能坚持自己擅长的领域并走到前列,同时也能用鸟的眼睛俯瞰整个信安领域,这便是我对我从事领域的态度。

那些出现在我脑海里面的,我相信在未来都能一一实现,因为谁都决定不了一条鱼终将奔赴大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